廣州晟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消防水池安裝維修廠家消防系統維修
儲存室外消防用水的消防水池或供消防車取水的消防水池,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防水池應設置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不應大于6.0m。2.取水口(井)與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離不宜小于15m。3.取水口(井)與甲、乙、丙類液體儲罐等構筑物的距離不宜小于40m。4.取水口(井)與儲罐的距離不宜小于60m,當采取防止輻射熱保護措施時,可為40m。
四、高位消防水箱
1.高位消防水箱外壁與建筑本體結構墻面或其他池壁之間的凈距,應滿足施工或裝配的需要,無管道的側面,凈距不宜小于0.7m;安裝有管道的側面,凈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與建筑本體墻面之間的通道寬度不宜小于0.6m,設有人孔的水箱頂,其頂面與其上面的建筑物本體板底的凈空不應小于0.8m。
2.進水管應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進水管口的點高出溢流邊緣的高度應等于進水管管徑,但不應小于100mm,不應大于150mm。3.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水位應根據出水管喇叭口和防止旋流器的淹沒深度確定,
廣州晟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消防管道安裝維修廠家消防系統維修
(1)報警閥以后的管路上不應有其他用水設施,并應采用鍍鋅鋼管或鍍鋅無縫鋼管。
(2)自動噴水滅火的管道應設有坡度,并坡向排水管或輔助排水管。濕式系統干管的坡度不應小于0.002°,配水管、配水支管的坡度不小于0.005°。
(3)所有配水管或配水支管的直徑不應小于25mm。
(4)每側每根的配水支管設置的噴頭應符合下列要求:
A、輕危險級和中危險級建筑、構筑物均不應多于8個,當同一配水管在吊頂上、下均布置噴頭時,其上、下側各不多于8個。
B、嚴重危險級建筑、構筑物不應多于6個。
(5)管道中心與建筑結構的距離應符合表11-21的要求。





廣州晟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消防噴淋系統安裝標準消防系統維修
消火栓(箱)安裝注意事項:
1)消火栓支管以栓閥的坐標、標高定位甩口,核定后穩固消火栓箱,待箱體找正固定后再安裝栓閥。消火栓箱安裝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mm。
2)消火栓箱體若采用暗裝或半暗裝時,需在土建砌磚墻時,預留好消火栓箱洞,待消火栓箱就位找正找平后,用水泥砂漿填塞箱四周空間;明裝時采用膨脹螺栓固定。安裝在輕質隔墻上應有加固措施。
3)箱體配件安裝時,消防水龍帶應折好放在掛架上卷實、盤緊;消防水豎放在箱體內側,自救式水和軟管放在掛卡上或放在箱底部。消防水龍帶與水、快速接頭的連接,一般采用16#銅絲綁扎兩道,每道不少于兩圈;使用卡箍時,在里側加一道銅絲。
廣州晟捷消防有限公司——消防安裝安裝檢測維修消防系統維修消防技術檢測報告申檢單位有限公司項目編號建筑層數地上:30層、地下:4層依據標準GB50045-95GB50166-92GB50261-96建筑高度建筑面積環境溫度相對濕度檢測項數檢測日期建審意見資質審核施工單位施工系統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火栓、水噴淋系統級防排煙系統防火卷簾門、防火門申檢單位要求甩項的區域或消防設施改造工程中未予檢測的原有消防設施申檢單位負責人檢測負責人參檢人員批準人:審核人:主檢人:消防技術檢測檢測報告檢測結論&設計規范中的規定邊墻式噴淋頭(側噴)安裝間距是輕度危險等級間距為3.6米,中度危險等級4.6米。安裝房間寬度不大于3.6米,可沿。
提出了當頂板下有梁、通風管道或類似障礙物,且在其附近布置噴頭時,避免梁、通風管道等障礙物影響噴頭布水的規定(見本規范圖7.2.1)。噴頭的定位,應當同時滿足本規范7.1節中噴頭濺水盤與頂板距離的規定,噴頭與障礙物的水平間距不小于本規范表
廣州晟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倉庫消防噴頭布置消防系統維修
噴頭濺水盤與其下方被保護物的垂直距離,應符合下列要求:
1.距可燃物品的堆垛,不應小于 90 厘米;
2.距難燃物品的堆垛,不應小于 45 厘米;
3. 在可燃物品或難燃物品堆垛之間應設一排噴頭,且堆垛邊與噴頭的垂線水平距離不應小于 30 厘米。
4. 高架倉庫的噴頭布置除應符合本規范 條和2 條的要求外, 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設置在屋面板下的噴頭,間距不應大于 2 米;
2)貨架內應分層布置噴頭。分層布置噴頭的垂直高度,當儲存可燃物品時,不應大于4 米;當儲存難燃物品時,不應大于6 米;
3)分層板上如有孔洞、縫隙,應在該處噴頭上方設置集熱板。
5. 室內凈空高度超過 8 米的大空間建筑物,在其頂板或吊頂下可不設噴頭。
廣州晟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消防控制室內嚴禁穿過與消防設施無關的電氣線路及管路。消防系統維修
《建規》明確說了,不宜用水保護的場所,嚴禁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規》直接以黑體強條的形式說,只要是與控制室內的消防設施無關的電線和管路,通通不允許進來。目的就是一個:保證消防報警主機不受水浸威脅,確保主機正常發揮功能。
所以,我們要從設計的控制好,嚴格按規范進行設計,不能簡單的CTRL+C、CTRL+V,同時也要做好出圖前的內審!
其次,圖審時要認真對待。
再次,施工前要做好圖紙會審,不能抱著反正是審核過的圖紙,我按圖施工就是了的單純想法。
回頭想想,這種常識性的設計bug,如果有任何一個環節稍微把控一下,也不至于到了施工的時候才恍然發現。這份圖紙中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不少,就不一一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