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晟捷消防有限公司——消防管道安裝維修消防器材維修有限公司
一、消防管道螺紋連接
管道變徑時,絲扣連接應采用異徑管零件,避免采用補芯。如需補芯時,彎頭上下不得使用,三通零件上只允許用一個,四通零件上不超過兩個。螺紋連接的密封填料應均勻附在管道的螺紋部分。擰緊螺紋時,不得將密封的材料擠入管內,連接后應將外部清理干凈。
二、消防管道焊接連接
焊接時,異徑管道的管徑二者相差不應大于50mm,如大于50mm時,應采用大小頭焊接,表面不允許有裂縫、氣孔、夾渣、溶合性飛濺、咬邊、凹陷、接頭坡口錯位等。
三、套管
(1)管道穿墻,過樓板應加套管、管道焊縫不應置于套管內,穿墻套管長度不得小于墻的厚度。
(2)穿樓板套管應高出樓板
。
廣州晟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消防管道安裝詳細規范:消防器材維修有限公司
檢修通道
1.水泵間距,相鄰兩個水泵及水泵至墻壁間的凈距,當電機容量小于22kW時,不宜小于0.60m;當電動機容量不小于22kW,且不大于55kW時,不宜小于0.8m;當電動機容量大于55kW且小于255kW時,不宜小于1.2m;當電動機容量大于255kW時,不宜小于1.5m。2.當消防水泵設置就地檢修時,應至少在每臺泵組一側設泵組寬度加0.5m的通道,并應保證消防水泵軸和電動機轉子在檢修時能拆卸。3.消防水泵房的主要通道寬度不應小于1.2m。4.當采用柴油機消防水泵時,機組間的凈距宜按規范規定值增加0.2m,但不應小于1.2m。5.當消防水泵房內設有集中檢修場地時,其面積應根據水泵或電動機外形尺寸確定,并應在周圍留有寬度不小于0.7m的通道。地下式泵房宜利用空間設置集中檢修場地。對于裝有深井水泵的濕式豎井泵房,還應設堆放泵管的場地。
廣州晟捷消防有限公司——消防給水管道安裝要求管道:消防器材維修有限公司
1.管材和閥門1)埋地管道。當系統工作壓力不大于1.20MPa時,宜采用球墨鑄鐵管或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管給水管道;當系統工作壓力大于1.20MPa小于1.60MPa時,宜采用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管、加厚鋼管和無縫鋼管;當系統工作壓力大于1.60MPa時,宜采用無縫鋼管。2)架空管道。當系統工作壓力小于等于1.20MPa時,可采用熱浸鋅鍍鋅鋼管;當系統工作壓力大于1.20MPa時,應采用熱浸鍍鋅加厚鋼管或熱浸鍍鋅無縫鋼管;當系統工作壓力大于1.60MPa時,應采用熱浸鍍鋅無縫鋼管。3
廣州晟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溝槽連接件(卡箍)連接消防器材維修有限公司
1. 有振動的場所和埋地管道應采用柔性接頭,其他場所宜采用剛性接頭,當采用剛性接頭時,每隔4個~5個剛性接頭應設置一個撓性接頭,埋地連接時螺栓和螺母應采用不銹鋼件。
2. 機械三通連接時,應檢查機械三通與孔洞的間隙,各部位應均勻,然后再緊固到位;機械三通開孔間距不應小于1m,機械四通開孔間距不應小于2m。
3. 配水干管(立管)與配水管(水平管)連接,應采用溝槽式管件,不應采用機械三通。
4. 埋地的溝槽式管件的螺栓、螺帽應做防腐處理。水泵房內的埋地管道連接應采用撓性接頭。
架空管道
1. 消防給水管穿過地下室外墻、構筑物墻壁以及屋面等有防水要求處時,應設防水套管。
2. 消防給水管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加設套管,套管長度不應小于墻體厚度,或應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套管與管道的間隙應采用不燃材料填塞,管道的接口不應位于套管內。
3. 架空管道外應刷紅色油漆或涂紅色環圈標志,并應注明管道名稱和水流方向標識。紅色環圈標志,寬度不應小于20mm,間隔不宜大于4m,在一個獨立的單元內環圈不宜少于2處。
廣州晟捷消防—— 消防泵安裝維修更換消防器材維修有限公司
消防水泵的選擇和應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防水泵的性能應滿足消防給水系統所需流量和壓力的要求。 2、消防水泵所配驅動器的功率應滿足所選水泵流量揚程性能曲線上任何一點運行所需功率的要求。3、當采用電動機驅動的消防水泵時,應選擇電動機干式安裝的消防水泵。4、流量揚程性能曲線應為無駝峰、無拐點的光滑曲線,零流量時的壓力不應大于設計工作壓力的140%,且宜大于設計工作壓力的120%。
5、當出流量為設計流量的150%時,其出口壓力不應低于設計工作壓力的65%。
6、泵軸的密封方式和材料應滿足消防水泵在低流量時運轉的要求。
7、消防給水同一泵組的消防水泵型號宜一致,且工作泵不宜超過3臺。
8、多臺消防水泵并聯時,應校核流量疊加對消防水泵出口壓力的影響。
廣州晟捷消防—— 消防泵安裝維修更換消防器材維修有限公司
因為目前國內消防車的梯子只能升到25m,消防噴水只能噴到60m的高度,兩者相加一共是85m。一般樓層高3~3.4m不等,所以高只能噴到25~28層,而國內現在超過28層的高樓比比皆是。所以建筑物超過百米,一旦有了火情,作為外部救援的消防隊也只能干著急沒辦法。水噴淋系統是從建筑物內部對火災事故進行科學、及時而有效的控制,沒有水噴淋系統的保護,火災事故必然造成群死群傷。
摩天大樓技術十九世紀末起源于美國,后來發展至歐洲,二十世紀末逐步進入中國。經過近三十年的城市化高速發展,我國的高層建筑數量已經超過總數的一半以上,人多樓多是中國每個現代化城市的特色。
作為高層建筑防止火災事故發生的重要一項技術,我們國家的水噴淋系統無論是標準、技術以及產品,都遠遠落后于歐美國家。改變目前的落后局面需要、研究機構以及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